一、 历届政协全委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协通渭县委员会是参加县政协的民主党派、团体、单位和政协委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政协通渭县第一届委员会 政协通渭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2月19日至25日,在通渭县城招待所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共39人。会议学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听取审议了筹备工作报告:选举雷炳焕为主席,李俊仁、刘景祜为副主席;会议选举产生常委13名;列席了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政协通渭县第二届委员会 政协通渭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1月9日至17日,在通渭县城招待所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共59人。会议主要听取了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永泰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第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二届一次会议的有关决议;选举贾耀明为主席,李俊仁、刘景祜为副主席,李枝盛为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常委15名;列席了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任期3年,召开过四次全委会议。1989年3月二届四次会议增选敬根年为政协副主席。
政协通渭县第三届委员会 政协通渭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3日至28日,在县城招待所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71人,列席6人。会议主要听取了县委书记张成效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第二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三届一次会议有关决议;选举孙毓业为主席,敬根年、刘景祜、南芝铭、刘铎为副主席,姚顺元为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常委16名;列席了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任期3年,召开过三次全委会议。1991年3月三届二次会议上增选王宗藩为副主席;1992年1月三届三次会议上增选姚顺元为政协副主席。
政协通渭县第四届委员会 政协通渭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2年12月23日至25日,在县城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71人,列席36人。会议主要听取了县委书记张成效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第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四届一次会议有关决议;选举孙毓业为主席,王宗藩、杜玉川、刘铎为副主席,景晖为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常委16名;列席了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任期5年,共召开六次全委会议。1994年9月四届三次会议上增选景晖为政协副主席;1996年1月四届五次会议上,增选牛凤苗为政协副主席。
政协通渭县第五届委员会 政协通渭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7年12月23日至27日,在县城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71人。会议主要听取了县委书记张敏政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第四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五届一次会议有关决议;选举丁顺昌为主席,刘铎、黄征、景晖、牛凤苗、南亲仁为副主席,景晖兼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常委17名;列席了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任期5年,共召开五次全委会议,2002年1月五届五次会议上增选尤海江为政协副主席。
政协通渭县第六届委员会 政协通渭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5日至27日,在县城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76人。会议主要听取了县委书记郑红伟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第五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五届一次会议有关决议;选举丁顺昌为主席,白璧圭、景晖、杨子丰、尤海江、马新元、牛锦英为副主席,陈建华为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常委22名;列席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4年10月六届四次全会上增选张映星为政协副主席,2005年12月28日至30日,召开六届五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郑俊清为政协主席。
附表: 1986年至2005年历任政协主席、副主席简表
附表: |
|
|
|
|
|
|
1986年—2005年历任政协主席简表 |
姓 名 |
姓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 程度 |
籍 贯 |
任免时间 |
备注 |
雷炳焕 |
男 |
1931.5-- |
初中 |
通渭陇阳 |
1984.2—1987.1 |
|
贾耀明 |
男 |
1930.10-2003.11 |
初中 |
陕西凤翔 |
1987.1—1989.12 |
|
孙毓业 |
男 |
1937.7-- |
初中 |
通渭襄南 |
1989.12—1997.12 |
|
丁顺昌 |
男 |
1950.9-2005.10 |
高中 |
通渭鸡川 |
1997.12—2005.10 |
|
郑俊清 |
男 |
1953.4-- |
高中 |
通渭第三铺 |
2005.12— |
继任 |
|
|
|
|
|
|
|
|
|
|
|
|
附表: |
|
|
|
|
|
|
1986年—2005年历任政协副主席简表 |
姓 名 |
姓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 程度 |
籍 贯 |
任免时间 |
备注 |
李俊仁 |
男 |
1937.1-1991.6 |
初中 |
甘肃靖远 |
1984.2—1989.12 |
|
刘景祜 |
男 |
1932.12-1994.11 |
大专 |
北京市 |
1984.2—1992.12 |
|
敬根年 |
男 |
1939.1-- |
中专 |
甘肃环县 |
1989.3—1990.7 |
|
南芝铭 |
男 |
1933.6-1993.7 |
小学 |
通渭陇山 |
1989.12—1992.12 |
|
刘铎 |
男 |
1943.7-- |
中师 |
通渭平襄 |
1989.12—2002.12 |
|
王宗藩 |
男 |
1938.8-- |
大学 |
通渭平襄 |
1991.3—1997.12 |
|
姚顺元 |
男 |
1933.3-- |
初中 |
通渭第三铺 |
1992.1—1992.12 |
|
杜玉川 |
男 |
1939.7-- |
高小 |
通渭马营 |
1992.12—1997.12 |
|
黄征 |
男 |
1940.9-- |
初中 |
通渭陇阳 |
1992.12—2001.1 |
|
景晖 |
男 |
1951.6-- |
大专 |
通渭李店 |
1994.9— |
继任 |
牛凤苗 |
女 |
1950.12-- |
中专 |
甘肃甘谷 |
1996.1—2002.12 |
|
南亲仁 |
男 |
1946.5-- |
中专 |
通渭陇山 |
1997.12—2002.12 |
|
尤海江 |
男 |
1946.3-- |
大专 |
通渭锦屏 |
2001.1—2005.12 |
|
白璧圭 |
男 |
1950.11-- |
高中 |
通渭平襄 |
2002.12— |
继任 |
杨子丰 |
男 |
1955.4-- |
高中 |
通渭马营 |
2002.12— |
继任 |
马新元 |
男 |
1950.12-- |
大学 |
通渭襄南 |
2002.12— |
继任 |
牛锦英 |
女 |
1955.7-- |
大学 |
通渭鸡川 |
2002.12— |
继任 |
张映星 |
男 |
1954.4-- |
大专 |
通渭平襄 |
2004.10— |
继任 |
|
|
|
|
|
|
|
|
|
|
二、 县政协内设机构
1987年11月二届四次常委会议决定,县政协内设机构由原来“一处四组”即:秘书处、农林组、经济建设组、民族宗教组、文史资料组,改为 “一处一委三科”即秘书处、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科、学习宣传科、提案联络科。1990年3月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议决定,县政协内设机构为“一室五委”即:办公室、文史教卫委员会、农业科技委员会、提案法制委员会、群工联谊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会。1997年11月,机构改革,撤消经济工作委员会和群工联谊委员会。1999年12月,县编办决定教文卫体委员会下设文史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2002年6月,将经济科技委员会更名为经济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恢复农业科技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至2005年底,县政协内共设提案法制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经济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名;农业科技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教文卫体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政协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文史资料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至2005年底,县政协内工作人员共35名。
三、 政协工作
一、自身建设
组织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二十年,县政协历经五届,每届坚持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在抓好自学的基础上运用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政协委员学习。1989年和1992年,二届和三届政协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论著。四届五届政协组织委员学习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会议文件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理论。1998年机关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树立“比团结看合力,比组织看作风,比效益看质量,比贡献看实效”的良好风气。五届和六届期间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文件、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在机关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委员还学习全国政协新修订的《章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每次政协换届,根据新增委员缺乏政协知识的情况,组织学习政协理论和统战知识。 1998年给全体委员印发了《怎样做好一名政协委员》学习手册。1999年编印了政协基本知识竞赛题。定期邀请金融业专家讲新形势下的金融知识,司法机关干部讲法律知识,政协工作者讲如何开展专委会工作和文史工作知识等。
二、视察调研
1986年至2005年,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教育,乡镇卫生院建设,旧城改造,县城城市排水排污,城市特困人口生产生活,牛谷河治理,锦屏水库改造除险建设,温泉开发利用,项目引进和建设,退耕还林草等,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先后写出视察考察报告79篇,调查报告60篇,提出意见建议1200余条。1998年6月,县政协根据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私营经济数量少、规模小的状况,由经济委员会组织,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组织经济界委员赴岷县学习考察,撰写了《关于赴岷县学习考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对县委提出了“有明确的发展思路,有可行的优惠政策,有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管理机构,鼓励个体和私营企业、国营企业投资入股,组织联合集团,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农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等十条建议。”2005年11月县政协组织工商经济界委员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状况调查,撰写了《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提出“解放思想,提高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共识;放宽政策,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政府协调,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健全组织,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和领导”等具体建议。根据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和乡镇卫生院房屋简陋、设备陈旧、工作人员报酬不落实、技术骨干少等问题,1998年5月,县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卫生界委员深入马营、什川、义岗等卫生院调查,写出了《对马营等三个卫生院调查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配备好领导班子;加强对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建议意见。1999年8月,全县部分卫生院实施国家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组织委员对鸡川、新景、陇山、北城、寺子、三铺、李店等卫生院改造项目进行视察,撰写了《关于视察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公开招标,保证建设质量,按时拨付资金,防止半拉子工程”等建议意见。2005年9月,组织委员对全县卫生院进行全面调查。撰写了《对全县卫生院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这些建议意见,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采纳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又积极向上反映具体问题,得到了各级重视。
三、提案建议
从1986年至2005年,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专委会,广大政协委员及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建议案807件,这些提案涉及全县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经审查立案交政府部门办理518件,304件办理完毕有显著成效,占58.6%。
1988年1月二届三次会议上景晖等14位委员关于重视教育事业,解决一些学校危房和教职工住房的提案。县政府高度重视,1989年拨款和全县教育集资共1902万元,从1990年开始排危建校,实施一期义教工程、二期义教工程等。县政协又多次组织视察义教工程实施情况,及时提出建议。2001年五届三次会议上,魏世虎等5名委员《关于继续重视解决人畜饮水案》,水务局于当年向省上上报《通渭县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计委、省水利厅批复。国家补助3093万元,地县配套1657万元,解决9.5万人、3.1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为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县委、县政府采纳政协意见,向上逐级反映。各级政府先后在我县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集雨节灌工程、锦屏水库加固除险和技术改造工程,南部几乡人畜引水工程,使我县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逐年得到缓解。2003年2月,在县政协六届一次会上,民盟通渭县支部提交了《关于加快县城北山绿化步伐》的提案,县政府和林业局积极办理。当年北山绿化3500亩,其中退耕还林3000亩,荒地绿化500亩。2004年1月六届三次全委会上姚振东等4名委员《关于及早规划、论证建成通渭县县城第三中学》提案引起县政府的重视,进入政府规划序列。
|